為什麼有些人一喝酒就臉紅?醫學解密 不少人喝酒時會出現「臉紅、發熱、心跳加快」的現象,俗稱「酒精臉紅反應」。有人覺得這只是小狀況,但醫學研究指出,這種現象其實與 基因與代謝能力 有關,也可能暗示健康風險。 1. 酒精代謝的基本過程酒精(乙醇)進入人體後,需要經過肝臟代謝,主要分兩個步驟: 乙醇 → 乙醛 由 酒精脫氫酶(ADH) 將酒精分解成乙醛。 乙醛是一種有毒物質,會刺激血管擴張,引起臉紅、頭暈、心悸。 乙醛 → 乙酸 → 水和二氧化碳 乙醛由 乙醛脫氫酶(ALDH2) 轉化為乙酸,再進一步分解排出體外。 2. 基因影響:東亞人更容易臉紅研究發現,東亞人(如中國、日本、韓國)約有 30–50% 的人帶有 ALDH2 基因變異(俗稱 ALDH2 缺乏或不活化型): 乙醛脫氫酶活性降低,乙醛代謝速度慢 乙醛在血液中累積,引發: 臉紅(面部潮紅) 心跳加快、血壓略升 噁心、頭痛 因此,有些人一小口酒就會臉紅,而有些人喝酒則完全不臉紅,差異就在基因代謝能力。 3. 臉紅喝酒的健康風險雖然臉紅反應看似只是「喝酒的小尷尬」,但醫學研究指出,它可能暗示更高的健康風險: 增加食道癌風險 ALDH2 基因缺陷者喝酒,乙醛累積對食道黏膜有毒性,長期可能增加食道癌風險 3–10 倍。 心血管負擔 飲酒引起心悸、血壓升高,對心血管系統是一種壓力。 肝臟負擔增加 乙醛在體內停留時間長,可能增加肝臟發炎或脂肪肝風險。 總之,臉紅不是單純「可愛的酒量標誌」,而是身體在提醒你:酒精對你可能比對別人更具毒性。 4. 如何安全飲酒對容易臉紅的人來說,以下原則可以降低健康風險: 避免大量飲酒:臉紅的人建議少量或不喝酒。 不要依賴解酒藥:解酒藥無法加速乙醛代謝,仍有健康風險。 多補充水分與飲食:飯後飲酒可減緩乙醛吸收速度。 定期健康檢查:如血壓、肝功能、血脂及胃腸道檢查。 家族病史留意:若家族有食道癌、肝病等,應更加謹慎。 5. 什麼時候該就醫?臉紅只是輕微症狀,但若伴隨: 暈眩、噁心、劇烈心悸 持續頭痛或血壓異常 長期酒後不適影響日常生活 建議立即就醫檢查,排除心臟或肝臟問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