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飽足感訊號延遲 我們在進食時,腸胃需要時間把「吃飽」的訊息傳給大腦,這大約需要 15~20 分鐘。
如果吃得太快,還沒等大腦接收到飽足感,你可能已經吃下超過身體需要的熱量,導致熱量過剩、增加脂肪囤積。 2. 影響血糖與胰島素反應研究顯示,快速進食的人,飯後血糖和胰島素上升得更快、更高。這會: 讓血糖波動劇烈,增加飢餓感 長期下來導致胰島素阻抗,與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糖尿病風險相關 3. 與肥胖的研究證據日本橫濱市立大學一項針對 4000 多名成年人 的研究指出,吃得快的人比吃得慢的人,肥胖率幾乎高出 2 倍。 台灣與韓國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,習慣狼吞虎嚥者,腰圍、BMI 都明顯偏高。 4. 對消化系統的負擔吃太快往往咀嚼不足,食物顆粒偏大,會增加腸胃消化負擔,造成脹氣、消化不良,進一步影響腸道菌相平衡,而腸道菌相異常也和肥胖有關。 5. 改善方法如果想避免因「吃太快」增加肥胖風險,可以嘗試: 規劃用餐時間:避免邊工作邊吃,專心用餐 每口咀嚼 20–30 下:幫助食物更好消化,也延長用餐時間 放下餐具:每吃一口就放下筷子或湯匙,避免無意識連續進食 細嚼慢嚥 + 高纖飲食: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需要更多咀嚼,自然拉長用餐速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