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一緊張就容易拉肚子?腸胃科醫師解析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:重要考試、上台報告、面試之前,突然感到肚子咕嚕作響,甚至忍不住跑廁所。這種「一緊張就拉肚子」的現象,其實在醫學上並不少見。到底是什麼原因,讓心理壓力影響到腸胃?以下由腸胃科醫師為你解析。 1. 腸腦軸線:大腦與腸道的雙向對話人體的腸道不只是單純的消化器官,它還被稱為「第二大腦」。腸道內分布了超過一億個神經元,能和大腦進行雙向溝通,這就是所謂的 腸腦軸線(Gut-Brain Axis)。 當人感到緊張、焦慮時,大腦會釋放壓力激素(如腎上腺素、皮質醇),透過神經與荷爾蒙影響腸道: 腸胃蠕動加快 腸液分泌增加 對腸道痛覺敏感度上升 這些變化加在一起,就可能導致「急著上廁所」的情況。 2. 壓力荷爾蒙與自律神經失衡腸道的活動主要由 自律神經 控制,包括交感神經(讓身體進入緊繃狀態)與副交感神經(讓身體休息與消化)。 緊張時,交感神經被過度啟動,血液優先供應到心臟、肌肉,腸胃的血流量下降,消化功能被打亂。等到壓力過後,副交感神經突然反彈,腸道蠕動急速活躍,就可能引起腹瀉 3. 腸道菌相的影響近年研究發現,腸道菌叢會受到情緒與壓力的影響。當人長期緊張或焦慮時,腸道菌相可能失衡,產生更多促進蠕動的代謝物,進一步增加腹瀉的可能性。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面臨長期壓力,會出現「腸躁症(IBS)」症狀 4. 腸躁症(IBS)的關聯若一緊張就腹瀉的情況頻繁出現,甚至伴隨腹痛、腹脹,醫師會考慮是否與 腸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 IBS) 有關。
IBS 的患者腸道對壓力特別敏感,只要精神緊繃,腸道蠕動就會異常加快,導致反覆拉肚子,甚至影響生活品質。 5. 生活方式調整與緩解方法雖然「緊張拉肚子」通常不是重大疾病,但若經常困擾,可以嘗試以下改善方式: 調整飲食:避免咖啡因、酒精、過油或過辣食物,這些都可能加重腸道刺激。 規律作息:睡眠不足會放大壓力反應,讓腸道更敏感。 紓壓練習: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,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。 分散注意力:重要場合前,試著用音樂、運動或正念訓練轉移焦慮。 醫療協助:若頻繁拉肚子影響生活,建議就診,醫師可能會使用止瀉藥、調整腸道蠕動的藥物,或搭配心理治療。 6. 何時該就醫?一般的「緊張拉肚子」在壓力解除後會改善,但若出現以下情況,務必就醫檢查: 腹瀉持續超過兩週 大便帶血或體重明顯下降 腹痛劇烈,或伴隨發燒 家族有腸胃疾病(如大腸癌、發炎性腸病)病史
|